IRITA專一純粹保養
曬後發癢起疹子!?光敏感成因、症狀一次看!

曬後發癢起疹子!?光敏感成因、症狀一次看!

Jul 21. 2025

夏天一到,不少人到戶外玩水、登山,回來卻發現皮膚曬紅、發癢甚至起一片片小疹子,不只是單純的「曬傷」而已,這可能是肌膚對光線產生的「光敏感反應」喔!

 

但是這種光敏感原因是什麼?症狀又有哪些?想治療的話需要靠藥物或藥膏嗎?今天就來一次解析陽光過敏根治及改善方式,一起來更認識這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肌膚狀況,做好防護才能安心享受陽光。

 


▋什麼是光敏感?和曬傷有什麼不同?

 

很多人以為曬紅、癢就是曬傷,但其實「光敏感」不等於曬傷,曬傷主要是紫外線對皮膚細胞直接傷害後,產生的發炎反應;而光敏感則是皮膚對光線產生過度反應,是一種「異常的免疫反應」或是「光毒性反應」,白話一點也可以說是一種「曬太陽過敏」

 

光敏感的皮膚會對一般人耐受的紫外線(UVA/UVB)甚至可見光、紅外線出現不正常的反應,像是紅疹、癢、灼熱感、起水泡等,甚至在太陽下短短幾分鐘就發作。

 

換句話說,光敏感的人並不是暴露很久才出現問題,而是「短時間曝曬」也無法耐受。

 


▋光敏感有哪些成因?

 

造成光敏感的原因其實很多,並不單純是曬太久,它可能和個人體質、藥物、保養習慣等有關,讓肌膚對光線的耐受度降低;想要改善光敏感,先從認識背後可能的成因開始:

 

體質問題

 

有些人天生皮膚屏障較薄弱,或是免疫系統異常,例如紅斑性狼瘡患者、異位性皮膚炎患者,比一般人更容易對紫外線敏感。

 

▪︎光過敏性疾病

 

像是多形性日光疹(PMLE)、慢性光敏性皮膚炎等屬於自體免疫或特定體質引發的光敏感反應。

 

▪︎外用或口服藥物

 

某些藥物會增加皮膚對光線的敏感度,例如四環黴素、磺胺類抗生素、某些抗發炎藥、利尿劑等,容易引發「光毒性反應」。

 

▪︎保養品或香水成分

 

白天使用含高濃度酸類、精油、香料等成分的產品,遇陽光後容易刺激肌膚,造成光毒性或植物性皮膚炎。

 

▪︎光老化累積傷害

 

長期紫外線傷害角質層,使皮膚變薄、變脆弱,也會降低耐受力,讓光敏感更容易發作。

 


▋光敏感常見症狀

 

光敏感的症狀和曬傷很像,但通常來得更快、範圍不一定均勻,且可能伴隨更強烈的癢感或紅疹,不同的人症狀表現會略有差異,可以從這些典型反應判斷:

 

▪︎曬後短時間內出現紅腫、刺癢

▪︎皮膚表面出現密集小丘疹、紅疹

▪︎嚴重時起水泡、滲液甚至脫皮

▪︎伴隨灼熱、疼痛感,甚至覺得刺痛

▪︎常集中在臉、手臂、頸部等日曬部位

 

如果每次曬太陽後都出現類似症狀,那可就千萬別輕忽,很可能是光敏感而不是單純曬傷了喔!


▋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光敏感?

 

許多人分不清自己只是曬傷,還是真的有光敏感體質,其實從曝曬時間、發作頻率和症狀型態,能幫助我們更接近答案,以下的自我檢視的小指標,也可以用來自行評估看看:

 

▪︎曝曬時間很短就發紅、癢或長疹

▪︎每次日照強烈時反覆出現相同反應

▪︎選用防曬用品後,症狀雖改善但仍未完全避免

▪︎沒有嚴重脫皮,但癢感和紅疹特別明顯

 

如果符合其中多項狀況,建議儘早就醫檢查,確認是否為光敏感體質,並接受醫師指導進行後續防護。

 


▋光敏感可以改善嗎?這樣做舒緩、預防更有效!

 

光敏感雖然不是罕見疾病,但因為和體質、環境、保養習慣有關,要「完全根治」比較困難,不過平常只要做好防護與護理,大多可以大幅減少發作次數和嚴重程度。

 

【日常預防】

 

1.避免高紫外線時段外出:

上午10點至下午3點紫外線最強,儘量待在室內。

 

2.選用高防護係數防曬產品:

SPF30以上、PA+++的防曬乳,記得每2~3小時補擦。

 

3.物理遮蔽:

戴帽子、撐傘、穿防曬外套,減少皮膚直接曝曬。

 

4.檢視保養品、香水成分:

避免日間使用光敏感成分產品。

 


【曬後舒緩】

 

1.先用清水或冷敷降低溫度,避免用熱水沖洗

2.立即停用可能含酸類或刺激性成分的保養品

3.使用舒緩鎮靜的產品,如蘆薈凝膠、舒敏型面膜

4.若症狀嚴重甚至起水泡,應盡快就醫治療

 

➤IRITA小提醒:別讓光敏感影響生活

 

光敏感雖然不至於致命,卻會嚴重影響日常作息和肌膚狀態, 特別是夏季紫外線強烈,更要重視防護與保養;學會挑選合適的防曬品、避開可能的誘發因子,並養成隨時補擦防曬的習慣,才能遠離光敏感帶來的困擾。

 

曬後皮膚紅、癢、長疹子,可能不是單純的曬傷,而是光敏感的警訊,了解光敏感的成因和症狀,才能有意識地調整生活與護理方式,避免反覆發作。

 

想要安心享受陽光、不再因曬後不適而煩惱,從今天開始就做好防曬、保養與自我觀察,一起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防護策略吧!